如何提升小朋友的抗逆力?

資料來源:教育專家張作芳

早前聽過「再生勇士」楊小芳小姐的講座,她分享其經歷:在九歲時因意外失去了雙手,但她沒有因而自暴自棄,反而更積極裝備自己。憑著努力,她不但成為了亞運會的游泳選手,還「以足代手」,開始藝術創作,成功入讀香港藝術學院,成為了一位展能藝術家。在2011年,她獲選為「十大感動香港人物」,也在2013年成為「香港精神大使」。講座後,我詢問了幾位同學的看法,他們均表示倘若日後遇到困難也不再害怕,全因相信凡事總有方法解決,並要傚法小芳姐姐一樣積極面對困難。

從小培養堅毅的精神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難免會遇到逆境,屆時我們該以甚麼心態及方法面對呢?現今家長們往往會花很多心思在小朋友的學業成績上,期望他們能「贏在起跑線」。但是,在追求學問的同時,培養堅毅不拔的精神也是同等重要。可是,一些人在遇到困難時,卻選擇用不同方式逃避,更甚者還會看不開而了結自己寶貴的生命,殊屬可惜。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幫助同學提升對抗逆境的能力,而這種堅毅的精神需要從小培養。

提升抗逆能力的三大要素

專家指出,提升抗逆能力有三大要素:「樂觀感」、「效能感」及「歸屬感」。「樂觀感」從字面上不難理解,指對未來存有盼望,相信凡事總有方法解决,這是面對困難應存的態度。「效能感」包括在面對困難時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如何訂定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代表了解決困難須具備的能力。「歸屬感」則是指身邊的人對當事人的關懷及支持。

對小朋友而言,家人及老師的角色尤為重要。例如,在小朋友面對學業困難時,如他能感到父母及老師關懷及支持他,而不會因成績低落而對他有所鄙棄,或出言漫罵,或對他冷言冷語,而是會與他同行,一同尋求提升學業成績的方法,好讓他感到家庭及學校是「遮風擋雨」的地方。簡單而言,「歸屬感」是建立「樂觀感」及「效能感」的基石,是為面對困難者提供的動力。

 

培養抗逆力 從小事開始

 

那麼,我們可如何在生活上培養小朋友的抗逆力呢?難道要等他遭遇挫折時才教導他嗎?事實上,我們可從一些小事入手。以跳繩為例,不會有小孩子天生便懂得跳繩的。這時,家長可從旁鼓勵,讓孩子相信,他們是有能力學會的,此即上文提及的「樂觀感」。另外,家長可從旁協助,或示範跳繩的正確方法,讓他們感到父母陪伴着他,與他一同經歷困難,此即上文提過的「歸屬感」。待孩子初嚐過一、兩下成功的滋味後,可嘗試讓他們自己尋求如何協調肢體,掌握跳繩的方法,這便是上文所提及的「效能感」。

 

總括而言,我們可從小教導小朋友,當遇到困難時,應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也要為他們提供自我挑戰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到身邊人的支持和關懷。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如何運用音樂學習語言?

資料來源:言語治療師媽媽Miss Carley

為令小朋友學習語言,家長都會使用不同方法,有想過唱歌也是其中一個方法嗎?音樂是一種國際的語言,對小朋友來說是很有趣味性的,我們亦都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利用音樂幫助小朋友學習語言。

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叫作歌詞填充法,對一些可能未懂得說話,或只會說一些單字的小朋友來說,家長可以嘗試利用這個方法。家長可以選擇一首小朋友比較熟識的歌,例如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但這次就不唱這首歌出來,只用一個單音去唱整首歌,例如ma ma ma ma ma ma ma ma ma ma ma ma ma,然後突然之間停下來,等小朋友哼唱剩下來的那個音出來,可以鼓勵到小朋友讀那個單音出來。

第二個方法就們可以與小朋友唱一些稱為Action songs即是牽涉動作的歌曲。例如最為人熟悉的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hands。這可與小朋友一邊唱,一邊做不同的動作,從中小朋友可以學到不同動作和一些名詞和詞彙

原來音樂都可以加強小朋友的記憶,大家有沒有發覺有很多歌我們以前小時候或很多年前聽過,就算很多年沒有唱,其實還會記得這些歌詞。因此,我們跟小朋友可以簡單地唱ABC Song,可以教小朋友學簡單英文字母 ,又或者可以跟小朋友學數字,例如one little two little three little Indians。

如我們想小朋友學日子的英文名,這樣可以跟他們唱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and Sunday,這樣可把一些詞彙加入音樂裡,令小朋友更容易去記詞彙。

第四個方法就是可以嘗試把一些說話,好像唱歌般唱出來。我們可以同時找一些道具幫忙,例如簡單的鋼片,例如我們要說:「陳小明,食蘋果。」則可用一些唱歌的方法唱出來,加強小朋友溝通的動機和興趣。

升小常見問題 專家為你解答

資料來源:升學專家趙榮德

 

問:報讀小一計分制度中,孖生小朋友如何計分?若兩個性格不同,應該為方便自己,讓他們報讀同一間學校嗎?

 

答:其實對於雙生兒是有這樣的制度,一是兩個都錄取,一是兩個也不錄取。如果兩個錄取,兩個孩子也是加5分的 ,所以不是分「大孖」、「細孖」。如果兩個孩子性格不同也沒所謂的,我之前的學校也經常收雙生兒,兩個孩子的性格不同 ,分他們到不同班別就可以了。

 

因為每個班別會由不同性格的老師教授,不同性格的老師教導不同性格的學生,所以家長放心。別將他們分到兩間學校就讀,這很辛苦家長的。但是直資學校或私立學校就要小心一點,這就可能會出現錄取一個而不錄取另一個孩子的情況。

問:報20間直資或私立小學是否最低消費?

 

答:這個真的豐儉隨意,每個家長也有不同的情況。有些家長因擔心而報了很多間學校,重點是你去了多少間學校面試。你要預計報了20間學校,撞期情況會很嚴重,但最重要就是不要令小朋友太辛苦,小朋友辛苦你就很痛苦的。

 

另外一個問題是你報20間學校是甚麼原因呢?有些家長稱想孩子warm up ,即是熱身。其實熱身不需要報20間學校,你開動車子3、4次總可以warm up到吧?所以不需要報20間學校,5、6間也差不多了。而且,小朋友面試得多,其表現是會不斷遞減的,因為小朋友會辛苦和疲累。當放棄或感到失敗,便會打擊他的信心。

問: 心儀小學第一輪面試,與次選小學第二輪面試撞期,兩間也是熱門學校,次選小學有第二輪面試,似乎機會較大,又放棄第二輪面試會浪費小朋友之前的努力。我應該怎樣選擇?

 

答:家長是否兩間學校都是同樣喜歡呢?如果兩間學校也是那麼喜歡的話,那當然是選擇第二輪面試那間了。因為第二輪面試,很大機會進入第三輪面試,然後就錄取了。如果你不是兩間學校也一樣喜歡,即使你有第二輪面試也沒有用。所以重點是你是否兩間學校也這麼喜歡,而如果你第一輪面試那間是很喜歡的,我覺得應該選擇那間了,因為你很喜歡錄取你的話你一定會去,所以不是基於哪一輪面試來作出選擇而是究竟哪一間學校你最喜歡,你就應該去最喜歡的那一間學校。

 

問:名校小學會考慮家長背景嗎?會否因為家長未有身居要職而打折扣?

 

答:如果是官立或是津貼學校,其實沒甚麼地方能填上家長的背景,他只是知道你是否有世襲、分數夠不夠及運氣夠不夠,所以官立或是津貼學校是不會看家長的背景。

但如果你是考直資或是私立小學,就有機會問你的背景或需要填寫這些資料。很多年前的家長也會擔心自己不是做所謂高尚的職業,或是自己的職位也是普普通通,那所學校會否因此而不錄取他的小朋友呢?

 

我覺得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即使是名校也未必看家長的背景,真是看小朋友本身,甚至有些學校也不會面試家長。當然有些名校是很計較,即是計較家庭的收入 或是那個家庭的支援,而這個與家長的職業就未必很有關係。不過家長不要因你自己不是身居要職而決定不報讀那些學校。

甚麼小朋友會出現反覆呼吸道感染?

資料來源:註冊中醫師徐澤昌

 

如果小朋友經常性出現反覆呼吸道的感染,即經常患上感冒和咳嗽。在中醫角度而言,也是因為他肺脾氣虛及肺脾不足而引起,即個人抵抗力下降了。這些小朋友很多時候因肺氣虛,可能經常感到疲倦或是說話的時候沒有力氣等。如果小朋友脾虛的話,很多時會感到食慾不振又或容易腹瀉。以中醫角度而言,主要便是照顧肺脾,即是要照顧肺脾之氣,讓他能夠增強抵抗力。

他在很短的時間裡剛剛痊癒了卻再次患上感冒,患上感冒後又痊癒,經常性這樣出現,便屬於反覆呼吸道感染。譬如小朋友這次生病了,可能剛痊癒了一、兩個星期後,又再次感冒,又再次出現呼吸道感染。在中醫角度而言,已經可以判斷為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即生病的頻率和次數比一般人多。

又或是可能以前不是這樣的,以前你可能一年會生病三次,但是今年你可能只過了半年,卻已經每個月生病一次,又或是兩個星期便生病一次,這樣子就可能是你的小朋友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如何通過飲食來有效地預防感冒?其實最主要便是飲食清淡面、注意營養及勞逸合適,即運動和休息時間要取得平衡。日常飲食中,要吸收多一點維他命C及維他命A等,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家長可煲青紅蘿蔔湯,盡量不要讓小朋友吃太多煎炸、濃味食物及難消化的食物,因為小朋友的消化能力還是很弱,即脾常不足的特徵。如果平常天天吃快餐或是天天吃一些很難消化及濃味的零吃,小朋友的身體會累積痰熱。這些痰熱加上外界的病邪入侵身體,就會形成一些容易感冒的體質。

如果要推薦湯水,有一種湯水稱為「玉屏風散」。「玉屏風散」的主要材料是黃耆、白术和防風這三種藥材,如果我們煲湯水,也可以用這三種藥材,再放一塊瘦肉,放少許蜜棗。

 

小朋友出外後都不願回家,家長如何是好?

資料來源: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饒方莉

家長有時候和小朋友外出的時候,常常遇見他們玩得很開心,接着哭了不願意回家,哭得天崩地塌,不管我們用哄還是責罰或者是解釋原因,小朋友也可能繼續持續地哭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們可以如何去面對小朋友這樣的情況?

第一,我們首先要明白小朋友的情緒和問問他背後的原因,甚麼原因令他不想回家?想繼續玩下去?家長可以跟他說:「我也很想知道發生了甚麼事,不如你告訴我吧。」有時候我們臨床會聽到有幾個不同的可能性的,例如可能小朋友說:「我很開心,因為這裡真的很好玩我想繼續玩下去」或者「我很害怕回家,因為回到家後要繼續做功課或者溫習」,又或者是「我很害怕家中的一些長輩,因為他們在的時候可能會罵我。」我們先了解原因,也幫助他說出自己的情緒。

媽媽可以回應:「媽媽聽到了,你很想繼續把這個開心的感覺延續下去」、「媽媽聽到了,你對讀書考試很害怕或者有很大壓力」或是第三「你對家裡一些人很恐懼,跟他相處好像很不開心」。接著,我們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去想方法面對以上的情況。

例如第一個情況他很想繼續玩有開心的感覺,我們可以跟他一起想回到家後有甚麼事情,可以令他一樣有開心的感覺。例如他很喜歡看電視、玩平板電腦或者玩board game,不如回到家後繼續玩一些在家中可以玩到的活動或者玩具。

第二個情況可能是害怕一些讀書考試的壓力,媽媽要跟他解釋如何可以面對讀書壓力,例如可以製定一個時間表,不同時候做不同項目或者功課,讓他知道可以有效地完成這些東西後,便可以有玩樂的時間。家長也可以與小朋友進行一些靜觀練習,例如是呼吸及身體素描,讓他感受身體不同部分的感覺,幫助他減少壓力的反應。家長可以跟他一起練習,讓他可以放鬆不用太緊張考試讀書的情況。

如果是跟家中親人的關係,我們也鼓勵親人和孩子有多些玩樂時間,或者他有一些特別喜歡玩的東西便和他一起玩,亦有一些靜心聆聽時間,去聽聽小朋友

聽聽小朋友其實害怕長輩甚麼呢。我們讓他去表達其想法和感覺,靜心聆聽,

讓小朋友感覺到家長是明白他的世界,知道他的需要。

另一個做法就是外出前跟他做一個行為後果的配對表格,就好像做一些心理準備給他,例如今天幾點至幾點我們會去哪一個娛樂場所,寫在那一個表格上面,然後如果小朋友能夠遵守時間,準時在那個娛樂場所離開回家。我們在那個行為後果表上面給他一個獎賞標誌,獲得一個即時獎勵,例如可能是他最喜歡的一個食物或者可以換領一個他最愛的玩具。

如果小朋友在那個娛樂場所內不能離開、哭鬧或遲了回家,我們也會在行為後果配對表上給一個負面標誌,給他一個負面的後果,例如拿走當晚家中全部娛樂,或甚一星期也不能去他最愛的娛樂場所。這個行為後果配對表在外出前要跟小朋友一起商量製訂,每次回家也檢討一下內容是否合適,又或有甚麼可以增加刪減,讓小朋友可以有一個目標跟著做,讓他感覺到其實他是要回家的。

家長如何幫助幼童在心理同生理上適應小學生活?

資料來源: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座教授趙永佳教授

2023年已過了5個月,暑假很快又會到,然後又到9月開學日。這意味著一班K3同學準備迎接小學生活,但這班同學過去3年幼稚園生涯,大多都在疫情下的網課經過,甚少面授課程,又少機會與人接觸。家長可以如何幫助他們在心理和生理上適應升小生活?

升小一的同學最多只是等於K2程度,因為他們最少有一整年沒有回學校上課,而從幼稚園到小學,本來就已經有很多東西要適應,例如上學時間、在學校裡一些生活上的細節,甚至整個周期和學習模式都不同了。幼稚園一節課大約20分鐘左右,然後已經要轉另一節課,但是在小學可能是35分鐘或以上,很難維持集中力,所有這些問題,都會對小朋友造成很大的適應問題。

如何跟小朋友說明幼小交接的變化才是最好呢?首先家長不要太緊張,有很多小學會舉辦模擬課程,會有適應週,亦可參觀學校。小學比幼稚園大,小朋友可能會感到很高興,因為有很多不同的設備,他可能會有很多期待。但是我覺得有些事情要先開始才知道,太早和他說太多也沒有用,只能告訴他:「對,學校就是這樣。」

 

另外,有些事情小朋友現在還未能做到,並不代表他做不到,要待他長大。家長很多時候都是這樣,有些事情是沒有辦法,不能勉強的,而是要等待小朋友成長到那個階段才能做到,要記住每個小朋友的成長速度都不同。剛開學後他們放學回來,可觀察他情感的轉變,如果看到他有這些情況就要注意了。

小朋友的適應是需要時間的,但有時家長也要適應。在幼稚園我們稱為Homeroom(固定上課地點),由一名老師帶領,所以小朋友只會經常看到一兩位老師。如果在家長參與或家校協作時,很簡單只要找回那位老師便可。在小學,每個科目都有不同的老師,所以有時候出現狀況時,我們就要思考怎樣和老師溝通。

孩子生眼瘡怎麼辦?

資料來源:眼科專科醫生余泓翰醫生

 

眼瘡即是中國人俗稱的「眼挑針」,是眼皮油脂分泌線體阻塞,油脂堆積在眼皮內而形成炎症。加上有時候有細菌感染,然後就引致眼瘡。小朋友生眼瘡怎麼辦?家長可以做甚麼幫助小朋友舒緩眼瘡呢?

 

小朋友生眼瘡的風險比大人較高,因為小朋友的油脂線體發育未成熟,油脂線體通道較窄,油脂容易阻塞,所以他們生眼瘡的機會率會較高,不過成年人生眼瘡亦非罕見。

 

一般發現小朋友或成人生眼瘡,我們也會建議熱敷,因為熱敷可以加快油脂散發速度。小朋友生眼瘡開頭的兩三天,可以先用熱敷及清潔。一天熱敷最少兩至三次,熱敷的工具不限,例如熱毛巾,甚至熱雞蛋也可以。只要小朋友能夠接受,記得不要過熱導致會燙傷。

如果眼瘡仍然不退,過了三天的時間就可以去求醫。醫生會處方抗生素藥膏,甚至口服抗生素幫助治療,通常也要繼續熱敷的。如果用完藥後一星期仍然未退,可能也要再次求醫,再視乎情況看是否需要割開眼瘡放膿。

 

要減少生眼瘡的風險,最主要是勤清潔。我們通常會用棉花球來清潔,沾上白開水或暖水,清潔眼皮的眼線位置,上下眼線也要清潔。平日也可以進行暖敷,令油脂不容易阻塞,已經可以減低生眼瘡的機會。

如何教小朋友正確發音?

資料來源:言語治療師Miss Carley

小朋友學習語言,發音也是重要一環。英文的很多發音是廣東話裡沒有的,不論對小朋友或大人,都是較難掌握。家長可以如何教導小朋友正確發音呢?有甚麼小法寶可以使用?

英語裡的咬舌音對於小朋友甚至大人來說,也是比較難掌握的。我們可以嘗試運用不同的提示技巧,教導小朋友正確的發音。用這發音作例子,其實家長可以嘗試用一些視覺的提示,譬如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望著鏡子,讓他看見自己的舌頭,放置於兩排牙齒的中間。

另外,家長也可以用口頭提示,我們要明確向小朋友說:「你的舌頭要放在兩排牙齒中間。」讓他知道要怎樣做。有必要的時候,家長可以加上所謂觸覺的提示。譬如用雪條棒或用匙羹這樣碰著舌頭,要放在兩排牙齒中間,讓他知道不同的發音部位,舌頭要如何放置。

 

家長也可以嘗試和小朋友玩些簡單遊戲,來訓練他們的聽辨能力,就是小朋友在聽覺方面能否辨認得到對或不對,譬如家長故意讀錯字:「fank you對不對?不對」「thank you對不對?對了」這次我們牙齒要咬著舌頭,又或在紙寫上free和three這兩個字,然後家長讀出其中一個three 「你指給我看是哪一個」;Free「你又指給我看是哪一個」。如果他懂得分辨,在表達上來就更加清楚和容易。

與小朋友建立依附關係重要嗎?

資料來源:精神科專科梁婉珊醫生

 

每次送小朋友上學,小朋友都哭個不停,與媽媽難捨難離,這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警號。很多研究指出,安全的依附關係(secure attachment )是小朋友長大的成功基礎。家長可以如何與小朋友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呢?

 

其實一段安全的依附關係(secure attachment )是需要刻意經營,需要媽媽很多的努力,要投放很多心機心力。小朋友對世界的信任,是否有自信,也跟與媽媽有沒有安全的依附關係息息相關。

 

當小朋友沒有安全感,最常見是難以與媽媽分離。一般小朋友與媽媽分開時,會哭鬧一下,只要安撫一下便會冷靜下來。但安全感建立不穩的小朋友,會出現嚴重哭鬧情況,很快便會有脾氣,這便是一個警號,家長便要努力建立安全感。

如何建立安全感?首先媽媽要照顧好自己,媽媽的精神健康是所有事情的基礎。媽媽照顧不好自己,也無力照顧孩子。如果發現自己的情緒真係出現了問題,情緒波幅大、易怒、易哭、失眠或無法進食,為孩子將來著想,便要盡快處理。

 

小朋友在一直成長中都會持續建立對世界和人的安全感和信任。父母在孩子的童年階段持續給予回應和關注,多與小朋友建立親子時間,透過不同的活動增加親子親密的交流,都是讓他對世界更有信心和安全感的方法。

如何處理小朋友脊骨側彎?

資料來源:脊骨神經科醫生溫文灝

 

現在很多小朋友都有脊骨問題,包括寒背和脊骨側彎。假若不及時處理,長大可能會出現腰痛、頸痛及坐骨神經痛等。

 

在香港每10個小朋友,就有3個患有脊骨側彎。這問題也會在發育期中變得愈來愈差,脊骨側彎的成因包括有先天性脊骨側彎、後天性脊骨側彎,也可能是肌肉的不平衡,甚至是一些姿勢不良,導致這個問題出現。

 

有些小朋友在檢查的時候,都會發現他們有長短腳、盤骨錯位,甚至是脊骨或肋骨側在一邊。脊醫會為患者做物理治療,甚至進行整脊治療,以幫助這些小朋友改善脊骨的彎度。

在香港,保守性治療包括戴著脊骨側彎的架,更嚴重的情況就要進行做手術。如果從小沒有處理或去預防

脊骨側彎,長大後很有可能會形成腰痛、頸痛或坐骨神經痛,側彎的地方有機會加速退化的發展,所以脊骨側彎的情況是需要正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