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校園資訊

受疫情影響,幼稚園在停止面授課堂期間,需要運用其他模式讓兒童在家中學習。我們慶幸幼稚園業界擁有投入及專業的團隊,即使面對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仍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彼此扶持。大家憑着對幼兒教育的熱忱,發揮無限創意,設計富趣味的學習活動,並協同家長的力量,幫助兒童維持學習興趣和促進身心發展。

從遊戲中學習英語無難度

資料來源:言語治療師Miss Carley 很多時候我們要小朋友學習一些英文詞彙,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很困難和沉悶的事。其實家長可以嘗試自製一些簡單的小遊戲,跟小朋友從遊戲的過程中學習這些英文生字。   第一個遊戲叫做「蓋棉胎

小朋友過分沉迷手機遊 家長要如何處理?

資料來源:家庭動力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催眠治療師黃思明 電話發出光芒與聲音,總會吸引小朋友玩過不停。有些小朋友無論甚麼時候,不論是吃飯、搭車和上學,都機不離手。家長可以如何解決這問題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小朋友的反應是必然的,手機可以

準備小朋友升小,家長可做甚麼?

資料來源:心啟晴心理學家李偉堂博士 到下學期,K3小朋友要開始準備上小學,除了認識新的學校、預備文具和學習穿校服等,還有甚麼家長可以協助他們順利過渡,做好升小銜接?很多時候小朋友遇到很多未知的事物便會感到焦慮,應對小朋友的焦慮情況,

為甚麼小朋友不願意做功課?

資料來源:資深親職教育專家Bally 每天放學後,叫小朋友坐定定做功課,就如打仗一樣。通常小朋友不喜歡或不願意做功課,都有數個原因,家長可以如何協助小朋友呢? 第一,他真的不懂得怎樣做。如何才算是真的不懂得做?我發現有不少小朋友回到

孩子怎樣才算是有語言發展遲緩情況?

資料來源:言語治療師莫宜端   一般來說寶寶一出生開始便會發聲的,例如會用不同哭罵聲表達他們的訴求。到4至8個月便開始牙牙學語,這些都是屬於語言準備期的一部分來。其實小朋友有一個言語發展的階梯,由他們剛剛學習單字,到慢慢開始有組織地

父母要如何表達對小朋友的愛?

資料來源:親職教育專家Ken Sir 有些媽媽會經常問我:「我應該怎樣表達我對小朋友的愛?會否因為我表達得太多而造成溺愛?」,我覺得其實中國人較為內斂,對愛的表現,很多時候都不敢說出來。尤其是你本來想表達你很緊張他,但就變成另一種態

兄弟姊妹常爭執 家長角色尤重要

撰文:家庭動力創辦人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兒童遊戲治療師 吳綺琴 近來接受遊戲治療的個案中,有好幾個孩子的情緒問題都與年幼的兄弟姊妹相處有關。但大多數的起源都不是甚麼大爭執,而是在細微的互動中,大家都在爭取母親的關注,比較彼此之間得到

如何從小建立自信?

資料來源:雅士圖國際幼稚園校監胡善盈校監 家長可能會問有甚麼提示可以幫助小朋友從小容易建立自信?我認為年紀小的小朋友是很需要愛,他可能比較自我,可能很著重自己與照顧者的關係,所以我覺得與父母及照顧者的關係很重要。如果他對周邊的人有足

孩子為何不再要我陪伴?

孩子為何不再要我陪伴?     當小朋友慢慢長大,他與身邊的環境和人互動的時候,漸漸地會產生一些感覺。孩子會憑著這些感覺,選擇他所喜歡的或不喜歡的,這些是小朋友的正常發展。媽媽說兒子開始有主見,即是說他把這些感覺開始表達出來,他有自

3大招數讓幼兒認識情緒 提升社交技巧

3大招數讓幼兒認識情緒 提升社交技巧 撰文:言語治療師媽媽Miss Carley   小朋友到了約兩、三歲,其實他們對於世界的認知會愈來愈深的,教導他們認識情緒,其實可以幫助他們抒發內心感受,以及鼓勵他們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感受,從而

教導小朋友自己進食三步曲

教導小朋友自己進食三步曲 撰文:資深親職教育專家Bally 小朋友上學後,便要自己進食。但要教好小朋友吃飯,絕對是一個不容易的挑戰,既要他們吃得專心,又要防止他們玩食物。其實父母只需3步就可以教導小朋友自律的進食。 第一,父母需要教

乞嗤不斷 如何改善鼻敏感?

乞嗤不斷 如何改善鼻敏感? 撰文:趙長成醫生 只要一轉季,不論是小朋友還是大人,都容易受到鼻敏感問題困擾。例如小朋友可能因鼻敏感而出現呼吸困難,感到鼻塞而影響睡眠質素,以及整天要抹鼻涕等, 如果情況嚴重更可能出現睡眠窒息症狀。 由於

三個特點讓你知 你是否「怪獸家長」?

三個特點讓你知 你是否「怪獸家長」? 撰文: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 狄志遠博士 雖然父母是天職,但不是「天生就識」。之前筆者跟政府高官討論現時家長的困難以及如何有效推展家長教育工作,席間大家都覺得要加強家長教育工作,因為現時的家長愈來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撰文:新領域潛能發展中心 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 在百多年前,文盲是很正常的事。但自從數十年前教育開始普及,時至今日,到學校接受教育是必須的,學習除了通過教師以語言直接傳授知識外,學生還需要自己閱讀教科書,在做功

「唔得!」「唔准!」「唔可以!」真的有用嗎?

            撰文:兒童行為情緒治療師   葉偉麟 很多時候,家長會因為小朋友不守規矩,或是挑戰了一些底線而大發脾氣。例如家長不想小朋友碰某件東西,家長只會說:「喂!不准碰!」、「不可以!」和「停」等,那麼小朋友便會聽到很

「我好攰呀」如何改善疲累感?

撰文:姚怡超中醫師   作為父母,要照顧家庭,又要工作,真的會疲憊不堪。筆者閒時喜歡看清談節目,聽聽名人對生活和人生觀的獨特意見。有次大家談及香港人的生活繁忙,疲倦似乎是必然的「副產品」。但是,大家卻「死撐」說我們並不累,

運動後一定要飲運動飲品?

運動後一定要飲運動飲品?             撰文:註冊營養師(澳洲)    鍾蓉文   小朋友都應該多走動,多做運動。好友May一直希望挑戰馬拉松10公里賽事。我們相約每星期一起訓練1次,由於她甚少運動,所以筆者建議她先由急步

暫停面授課堂影響親子情緒
4個方法助孩子保持身心健康

新冠肺炎爆發第五波,政府再次宣布暫停面授課堂,小朋友重返校園遙遙無期。家長除了要處理子女的在線學習外,更要留意網課為小朋友帶來的情緒影響。而部分家長亦同時在家工作,一家人困在家中,磨擦驟生,親子情緒健康都大受影響。

責罵無助解決問題
愛的語言助家庭和諧幸福

撰文: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張偉菁校長 小朋友在家上學,媽媽也要在家工作,同時兼顧家務和照顧小孩,難免會覺得十分疲累。 媽媽走到客廳,看見小朋友灑滿一地的玩具,頓時感到憤怒,忍不住便責罵孩子。但其實家長可以使用「愛的語言」教導孩子,冷靜又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